刘 冶
近年来,电子商务这种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的新型商务活动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近年来,我县经济跨跃式发展,电子商务呈现良好的上升势头。但是,总体看我县的电子商务无论从销售额、网店数量、从业人数,都是位列下游,成交额的总量仍然偏小,依托各产业的网店还未形成集聚效应,未能形成一定规模的“淘宝村”或“电子商务社区”。特别是农村电子商务方面正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的持续、健康发展也面临瓶颈问题。
为加快我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根据我县县情,现建议如下:
1、政府主导,推动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坚定不移地把推进农村电子商务放在我县农村发展战略优先地位,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纳入我县城乡统筹发展工作体系。首先,要加大财政投入,整合现有信息基础设施资源,构建覆盖乡村的多级农业信息网络。其次,要出台鼓励优惠政策,大力推进农产品网上交易,逐步形成多品种、全覆盖的农业企业流通业态。第三,要建立健全农业信息法律法规和农村电子商务政策,保证网络环境安全。第四,要加强市场监管,打破部门和地区分割,加强区域合作,建立有利于农产品网上交易发展的市场环境,保证农村电子商务健康有序发展。
2、不断改善我县农村电子商务的基础环境和公共服务平台。首先,积极推动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升级,建立综合性农村信息化网站及乡镇一级的电子商务网站,降低农民网商上网和运营成本。鼓励农业生产企业加快信息化建设,推进信息服务网络向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中介组织及农户延伸。其次,建立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信息管理和协作机制,实现涉农数据的兼容和共享;加快构建农产品市场预警和监管系统,规范市场行为,提高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第三,建立有利于青年电子商务发展的配套政策体系。通过“政府主导、企业投资、市场化动作”,安排专项资金建设电子商务集聚大楼,成立运营管理团队,公开招募网商入驻。第四,创建青年网商电子商务创业园,将网上创业青年集中起来,将个人网商独自经营转变为抱团经营模式,实现资源的统一整合,并给予租金、物业管理等费用上的减免优惠政策,提供代理注册公司、商品拍照、网页制作、集中发货、融资服务等一系列的增值服务。
3、加快农产品品牌化建设。要强化农户和涉农企业的品牌意识,依托我县食品、医药、化工等工业产业,玉米、大豆、马铃薯等农业产业,以及书画、皮影、名人文化、自然山水等旅游文化产业,打造一批全国范围内有影响力的电子商务企业。大力发展“农户+网店+公司”等模式,鼓励一些有加工能力的企业主动向农户收购散货,进行深加工,统一品牌和包装。借助特色经营,做大做强。
4、培养现代农民和农村电子商务人才。要加强对农民的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培训,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图文并茂的电子商务科技宣传和培训,教会农民使用和掌握检索网络信息和网上交易的方法、技术及防范风险的方法。同时要加强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加快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提高农村信息人员素质。强化各级农业信息管理和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组织开展农业信息服务的能力,增强农民的信任度,夯实农村电子商务的社会基础。